白塔山有何特色
白塔山,位于甘肅省蘭州市中山橋北側的白塔山公園景區內,是國家AA級景區,其特色鮮明,引人入勝,山上有三臺建筑群,依山而建,飛檐翹角,紅柱點綴,錯落有致,各建筑群之間以亭臺樓閣、回廊相連,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白塔山的主建筑——白塔,是一座融合了漢族、藏族等多民族建筑藝術特點的古建筑,其建筑風格獨特,技藝精湛,塔身呈八角形,由磚石砌成,共有十三層,象征著佛教中的十三重天,塔身涂有白漿,遠觀如白玉砌成,頗具特色。
白塔山還是一家著名煙草品牌的名稱,該品牌以其獨特的煙葉原料和特殊的工藝制作而聞名,具有獨特的風味和口感,而紅塔山則是另一家中國的煙草品牌,屬于云南紅塔山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品牌。
永泰古城和白塔山古建筑群也是蘭州地區的著名景點,永泰古城是一座保存較為完好的古代建筑群,兼具軍事和民用的特點,是蘭州乃至甘肅地區歷史研究的重要實物資料,白塔山古建筑群包括白塔、碑亭等,既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又體現了古代的建筑藝術和宗教信仰。
白塔山的氣候特點適合合理搭配服裝以適應早晚溫差,了解當地的節日和活動,參與當地的文化活動,品嘗特色美食,都是了解一個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徑,蘭州及其附近地區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自然景觀吸引著眾多游客。
白塔山的白塔形狀
白塔山的白塔是一座七級八面的實心磚塔,每級塔角都裝飾有翹起的磚刻小龍頭,角上懸掛風鈴,風起時鈴聲清脆,這座高約17米的塔各面雕刻著佛像,檐角系有鐵馬鈴,整個塔身涂有白漿,遠看如同白玉砌成,別具一格。
白塔七級八面,為實心磚塔,每級每角均有翹起的磚刻小龍頭,下系風鈴,隨風飄蕩,聲清音脆,高約17米,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鐵馬鈴,塔外通涂白漿,如白玉砌成。
需要注意的是,文中提到的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白塔山風景區的白塔與蘭州的白塔并非同一座,宜賓的白塔是一座空心密檐六方圓錐形磚石結構的古建筑,共九層,高38米,邊長45米,基層直徑12米。
白塔山的來歷
白塔山上的白塔源自明代劉永誠在原址上修建,據白塔暨白塔寺歷史文化研究會消息,該研究會由蘭州園林局、白塔山公園共同舉辦,并邀請了省地方志、省博物館等相關單位的專家教授參會,會上,專家們對白塔的建成地確切年代并未達成定論。
元朝在1226年冬滅西夏國后,將蘭州納入其版圖,為紀念一位死去的喇嘛,在白塔山巔建有佛塔一座,塔身堊飾如雪,并修有寺院,白塔山由此得名,并成為宗教勝地,可惜原塔至元末時塌毀,據《重修白塔寺記》載。
關于白塔山的建立時間,一種說法是始建于東漢末年,到隋唐時期,白塔已初具規模,另一種說法是明代劉永誠在原遺址上修建的白塔,但無論哪種說法,白塔山都承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永清白塔始建于唐玄宗天寶年間,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而建,隨著歷史的變遷,永清白塔經歷了多次修繕和重建,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