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白梅》原文及翻譯
1、元代:王冕
原文: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譯文:白梅在冰封雪裹的樹林中生長,不與桃花李花混雜于塵世之中,忽然在某一個夜晚,它散發出清新的香氣,仿佛將春天的氣息傳播到萬里之外。
注釋:①著:安置,置入,此身:指白梅。②混:混合。
2、朝代:元代 作者:馬致遠
原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黃昏時分,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叫聲,小橋下流水潺潺,小橋邊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在風中艱難前行,夕陽西下,離別的人兒心碎,漂泊在天涯。
3、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紹興市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才,王冕知名作品:《竹齋集》《墨梅圖題詩》《白梅》《村居》等。
4、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篇二】《白梅》元朝·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感遇·其一》唐朝·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王冕《白梅》一詩中景物的特點
1、①耐寒、堅韌,首句中“冰雪”可見梅的生長環境極其惡劣,襯托出梅的耐寒品格和堅韌風骨;②自甘寂寞,高潔脫俗,首句中“林中”及第二句可見梅自甘寂寞,不同流俗,性情高潔;③報春,三四句寫梅的報春,梅是有奉獻精神,公而無私的。
2、[點評]:詩中景物梅的特點:梅花,開放在萬花凋零的嚴寒季節,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眾花報春,寒氣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為堅強品格和高貴氣節的象征。①耐寒、堅韌,首句中“冰雪”可見梅的生長環境極其惡劣,襯托出梅的耐寒品格和堅韌風骨;②自甘寂寞,高潔脫俗。
3、此詩最大的特點是托物言志,詩先在二句描繪墨梅的形象,然后在四兩句寫墨梅的志愿,一個外表雖然并不嬌妍,但內在氣質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的形象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它不想用鮮艷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夸獎,只愿散發一股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這兩句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
4、此詩最大的特點是托物言志,詩先在二句描述墨梅的形象,然后在四兩句寫墨梅的志愿,一個外表固然并不嬌妍,但內涵氣質神清骨秀、廉潔端莊、幽獨瀟灑的形象呈如今我們的眼前,它不想用燦爛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善人,求得人們的夸獎,只愿散發一股芬芳,讓它留在天地之間。
5、《白梅》元代: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墨梅》元代: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這兩首詩,都描寫了梅花不求人夸,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特點。
6、王冕的《白梅》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獨特的冬日景象,詩中的白梅在冰雪覆蓋的林中獨立綻放,與春天的桃李形成鮮明對比,不隨世俗之花爭艷于塵土之間。
白梅詩中表達高潔脫俗心情的句子
1、“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譯文:白梅生長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開放,不與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在某個夜里花兒盛開,清香散發出來,仿佛將春天的氣息傳播到萬里之外,作者借用梅花的高潔來表達自己堅守情操。
2、“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也許只是詩人在燈下畫了一枝墨梅而已,而詩句卻造成這樣的意境:忽然在一夜之間,世間的白梅都齊齊綻放,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大地,這首詩給人以品高兼志大,絕俗而又入世的矛盾統一的感覺,這又正是王冕人格的寫照。
3、“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譯文:白梅生長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開放,不與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在某個夜里花兒盛開,清香散發出來,仿佛將春天的氣息傳播到萬里之外,解析:《白梅》是元代王冕創作的七言絕句,詩人采取托物言志的手法歌詠了白梅的高潔品格,同時借梅自喻,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