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核細胞增多癥是一種以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數量異常增多為特征的疾病,在診斷過程中,需綜合考慮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三方面因素。
1、流行病學資料:關注患者是否來自或曾訪問流行地區,以及周圍是否存在類似病例,這些信息有助于診斷。
2、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侵犯淋巴系統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癥狀多樣,包括發熱、咽峽炎、淋巴結和肝脾腫大等,血液中可檢測到大量異常淋巴細胞,血清中可檢出EB病毒抗體。
3、實驗室檢查:血白細胞總數可能正常、升高或減少,淋巴細胞增多,血涂片中異型淋巴細胞比例≥10%。
4、鑒別診斷:需與巨細胞病毒病、甲型病毒性肝炎和鏈球菌所致的滲出性扁桃體炎等疾病進行鑒別。
5、疾病關聯:單核細胞增多癥可能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惡性腫瘤有關,此時患者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治療和監測。
6、病因分析:發病原因多樣,涉及多種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的感染,其中以EB病毒引發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M)最為典型。
如何判斷EB病毒自愈了
兒童EB病毒感染的自愈標準包括:體溫恢復正常、皮疹消退、淋巴結和肝脾恢復正常大小、嘔吐和腹瀉等癥狀緩解,以及化驗指標趨于正常。
1、臨床癥狀:體溫恢復正常、皮疹消退、淋巴結和肝脾恢復正常大小、嘔吐和腹瀉等癥狀緩解。
2、實驗室檢查:繼發的溶血性貧血、胸腔積液、心包積液等其他系統疾病也應被治愈。
EB病毒感染的診斷標準
1、抗體檢測:通過檢測EB病毒的IgM、IgG抗體進行診斷,或檢測EB病毒的DNA確診。
2、臨床表現:發熱、咽痛、肝脾腫大和淺表淋巴結腫大。
3、實驗室檢查:異型淋巴細胞比例超過10%,嗜異性凝集試驗結果為陽性。
4、特異性抗體檢測:感染初期,VCA抗體首先出現,其中IgM抗體早期升高并在4-8周內持續。
5、T、NK細胞檢測:EB病毒感染T、NK細胞并造成其克隆增殖是CAEBV發病關鍵。
6、EB病毒DNA檢測:大于500拷貝具有意義,其指標越高患者預后越差。
7、血常規:白細胞降低、中性粒細胞下降以及淋巴細胞增高現象。
EB病毒的血常規特點
兒童EB病毒感染,血常規指標變化明顯,早期白細胞正常或偏低、中性分類相對偏高,隨著病情逐漸加重,白細胞總數出現上升趨勢,多數上升到10×10^9個/L以上,甚至達到30×10^9個/L以上。
白細胞內EB病毒DNA定量的正常值
當EB病毒感染時,白細胞總數輕-中度增高,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占60%~90%,異常淋巴細胞10%或絕對值超過1000×10^6/L具有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