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概述
疝氣,又稱為腹股溝斜疝,是一種先天性或后天性的腹壁疾病,主要由于鞘狀突未閉合或閉合延遲,導致腹腔內的臟器或組織通過腹壁的薄弱點突出體外,形成包塊。
疝氣的治療方法
1、觀察與保守治療:對于一歲以內的兒童,疝氣有自愈的可能性,因此可采取觀察的方法,如果頻繁出現嵌頓,應盡早進行手術治療。
2、手術治療:對于一歲以后仍有腹股溝可復性包塊的病例,建議進行手術治療,目前公認的最有效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具體方法包括:
開放手術:傳統的開放手術進行張力修補,但術后復發率較高。
腹腔鏡手術:通過腹腔鏡進行補片的修補,即無張力修補術,近年來推廣廣泛,術后恢復較好。
3、無張力疝修補術:這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手術方式,將異位的組織恢復到正常組織結構,同時在腹壁缺損的地方或先天或后天的孔道位置放置人工補片。
疝氣的嚴重程度
1、輕度疝氣:一般表現為下腹墜脹、消化不良、腹瀉等不適,在咳嗽、舉重物或長時間站立時癥狀加重,通常不太嚴重,無需特別治療。
2、嵌頓疝或絞窄疝:當腹腔內容物通過疝環進入疝囊后,如不能及時復位,可形成嵌頓疝,如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腸壞死,甚至危及生命。
疝氣是一種常見的腹壁疾病,治療方法包括觀察、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對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至關重要,如有疑似癥狀,應及時就醫,以便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