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介紹一下“魏瑪憲法”
于是《魏瑪憲法》名存實亡。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聯邦德國,《魏瑪憲法》為1949年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所代替。
于是《魏瑪憲法》名存實亡。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聯邦德國,《魏瑪憲法》為1949年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法律概況)所代替。
《魏瑪憲法》(德語:Weimarer Verfassung)是德國魏瑪共和國時期(1919年—1933年)的憲法,也是德國歷史上,第一部實現民主制度的憲法。它建立了一個議會民主制、聯邦制的共和國。
德國魏瑪憲法對后世的影響
魏瑪憲法又稱《德意志憲法》,是德國立憲會議于1919年8月在魏瑪城通過的。由于這部憲法是在推翻帝國 *** 和群眾運動蓬勃發展條件下制定的,因此具有劃時代的歷史進步意義。
”魏瑪憲法是盡力使總統成為魏瑪民主 *** 主義秩序中的第二根支柱,魏瑪共和的血的教訓使基本法從這種二元制的構造中走了出來。
而僅僅從憲法的角度來說,魏瑪憲法又是極為自由和民主的,說它是當時世界上最符合現代文明標志的憲法也不為過。但是政權的正當性并不僅僅來自于憲法本身,還來自于人們對于現實處境的真實感受。
首先,魏瑪憲法是共和國的理論基石,是共和國體制的保證,有利于德國的統一。在此基礎上,為德國后來的政治生活提供了條件。其次,魏瑪共和國的社會政策在三個方面的發展是顯著的。
戰后的魏瑪共和國是在德國的土地上建立一個和平、自由、民主的政權的一次努力。但是,魏瑪 *** 自一開始就注定了困于經濟問題和本身魏瑪憲法固有的缺陷。
德國歷史??
納粹德國時期(1933年-1945年)1933年1月30號,阿道夫希特勒上臺開始了納粹專制統治,史稱德意志第三帝國。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對波蘭發動突然襲擊,開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德國投降,二戰結束。
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正式創立德意志國家。薩克森王國的地域大致位于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就此開始。
德國歷史是一個充滿波折和變革的過程,從古代的神圣羅馬帝國到現代聯邦制國家,經歷了多次戰爭、分裂和統一。在古代,德國地區是神圣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但由于諸侯國之間的爭斗和分裂,一直未能實現真正的統一。
早期歷史 很早以前德國就居住著日耳曼人,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公元476年推翻了羅馬帝國(西羅馬)。神圣羅馬帝國 843年德意志從法蘭克帝國分裂出來,962年建立神圣羅馬帝國。
世紀初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邦,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
德國近代史以前的歷史簡介 日耳曼(German)這個民族的稱呼大概是從公元前90年開始,而「德意志」則是這些部族使用的語言,最后才演變成居住地的稱乎,更由此衍生成「德意志帝國」、「德國」。
德國1781年憲法與魏瑪憲法的比較?著急要……
1、魏瑪憲法的根本特點是在肯定和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同時,貫徹了一些新思想,使憲法原則和制度明顯向前發展了一步。 1919年魏瑪憲法的主要影響和特點是: (1)宣布德國國家結構形式仍然接納聯邦制,由18個邦組成。
2、在憲法學中,魏瑪憲法是近代史上一部重要的憲法,它具有以下的幾個特點,被后來的他國憲法或多或少地繼承:第一部有半總統制風格的憲法,總統可自由任免總理,國會可以對總統投不信任票;不過總統也可以因此解散國會。
3、站在魏瑪憲法肩上的德國基本法 ,在總統的憲法地位、憲法的守護者等方面吸取了魏瑪憲法的失敗教訓,并使權利規范成為其核心規范 。
1919年魏碼憲法在內容和實施過程中有哪些經驗教訓
站在魏瑪憲法肩上的德國基本法 ,在總統的憲法地位、憲法的守護者等方面吸取了魏瑪憲法的失敗教訓,并使權利規范成為其核心規范 。
二戰后的德國基本法吸取了魏瑪憲法的教訓,一方面強調保障人權的價值,把大量表達自由和人格權寫入憲法,一方面又把社會權拒之門外,交給日常的政治過程處理。
年1月19日,德國舉行國民議會大選。1919年2月6日德國國民議會舉行,由于首都柏林時局動蕩,國民議會改在魏瑪召開,共和國的非正式國名和憲法的名稱由此而來,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起草憲法。
年的德國魏瑪憲法第一次將勞動權納入憲法之中,首創勞動權為憲法性權利之先河,之后的其他各國都基于維護社會秩序的需要,將勞動權納入到憲法之中,使之成為一項公民的基本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