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畜禽遺傳資源保護保護名錄
1、山西省:擁有國家級廣靈驢保護區,這里的驢種有著獨特的遺傳資源價值。內蒙古自治區: 阿拉善雙峰駝保護區:保護著這一稀有駝種的獨特基因。 內蒙古絨山羊 (阿拉善型) 保護區:致力于絨山羊品種的遺傳保護。 蒙古馬保護區:對于蒙古馬的遺傳多樣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根據《畜牧法》規定,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根據畜禽遺傳資源分布狀況,制定全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制定并公布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對原產我國的珍貴、稀有、瀕危的畜禽遺傳資源實行重點保護。
3、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名錄不是指的農林牧漁。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包括現有33種畜禽的地方品種、培育品種及配套系、引入品種及配套系,共計897個,其中,17種傳統畜禽品種848個,16種特種畜禽品種49個。
4、具體案例:根據《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以下動物品種被允許食用:豬(42種)、雞(28種)、鴨(10種)、鵝(11種)、牛馬駝(34種)、羊(27種)以及其他品種,包括敖魯古雅馴鹿、吉林梅花鹿、中蜂、東北黑蜂、 *** 黑蜂、福建黃兔、四川白兔等。
5、年5月29日,這一奇跡般的驢種被正式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這是對廣靈驢卓越品質的最高肯定。這不僅是對廣靈縣傳統農耕文化的傳承,也是對廣靈驢優良基因的永久銘記。廣靈驢,這不僅僅是一種動物,它是歷史的見證,是堅韌與智慧的象征。讓我們一同領略這中華大地上的獨特魅力。
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豬志)圖書目錄
詳細記錄了過去三十年中國養豬業的發展和規模化生產趨勢。介紹了中國豬遺傳資源結構變化,反映了科技進步與市場影響。 現代家豬與野豬的差異及豬種間的基因交流 探討了家豬與野豬之間的生物特性和基因差異,以及基因交流對品種改良的影響。
年代,農業部曾組織全國農業院校和科研機構的90多位專家,耗時9年,完成了第一次全國性的畜禽遺傳資源普查,這一成果在1986年以《中國豬品種志》的形式出版,收錄了我國48個地方豬品種,12個培育豬品種以及6個引入豬品種的信息。
起源篇 中國家雞起源于遠古時期,其演化歷程獨特而深遠。中國家鴨和家鵝同樣有著悠久的起源歷史,各具特色。 類型與形成 雞、鴨、鵝等各有獨特的遺傳資源類型,反映出豐富的適應性和進化特性。鴿遺傳資源的形成與分布也有所介紹,反映出獨特的生態適應性。
豬的品種非常多,比如在中國主要有東北 *** 、黃淮海黑豬、八眉豬、寧鄉花豬、里岔黑豬、金華豬、監利豬等。根據最新的《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豬志)》收錄顯示,目前我國在養的生豬品種中有104個本土品種,18個培育品種和6個進口品種。
在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和《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編委會的指導下,2008年4月,《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豬志》編寫組成立,負責編寫這一關鍵性著作。該志收錄了我國48個地方豬品種資源,12個培育豬品種以及6個引入豬種,詳盡記錄了這一重要遺傳資源的變遷與發展。
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家禽志)圖書目錄
1、前言部分概述了編寫本書的目的,旨在系統梳理和展示我國家禽遺傳資源的演變歷程與價值。總論 起源篇 中國家雞起源于遠古時期,其演化歷程獨特而深遠。中國家鴨和家鵝同樣有著悠久的起源歷史,各具特色。 類型與形成 雞、鴨、鵝等各有獨特的遺傳資源類型,反映出豐富的適應性和進化特性。
2、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家禽志)是一部詳盡的編纂作品,其內容主要依據來自全國各地上報的遺傳資源調查報告初稿,以及先前發表的研究報告和相關文獻。編寫團隊在選擇收錄資源時,嚴格遵循了特征特性明顯、群體結構整齊、遺傳性能穩定、數量龐大、分布廣泛的標準。
3、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安徽省“115產業創新團隊”帶頭人、安徽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
4、年,尼西雞以藏雞錄入《中國家禽品種志》。1995年,尼西雞被國家列為全國名雞。2000年,尼西雞被列入“國家級畜禽資源保護品種名錄”。2006年,尼西雞被列入“國家級畜禽資源保護品種名錄”。2009年,尼西雞確定為省級遺傳資源保護品種。2011年,尼西雞錄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家禽志》。
5、龍陵黃山羊于1985年載入《中國家畜品種及其生態特征》,1987年載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種志》,1988年載入《中國山羊》。其品種2008年列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目錄》,2009年確定為《云南省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云南省農業廳公告2009年第15號)。
6、年列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種志》。2011年列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牛志》,屬國家級肉牛品種遺傳保護資源,是中國唯一能產高檔雪花牛肉的四個品種之一,是農業農村部地理標志登記產品、云南六大名牛。2014年,經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鑒定,牛肉品質達到國際高檔牛肉A3級以上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