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痂是什么意思
- 2、什么是結痂
- 3、痂皮是由什么組成的?
痂是什么意思
1、基本解釋:痂 jiā 傷口或瘡口血液、淋巴液等凝結成的東西,傷口或瘡口痊愈后,自行脫落:結痂。
2、痂的讀音:[jiā]。痂字的含義:痂,漢語二級字,讀作痂(jiā),傷口或瘡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纖維蛋白等凝結而成的塊狀物。傷口或瘡口血液、淋巴液等凝結成的東西,傷口或瘡口痊愈后,自行脫落:結痂。
3、痂 痂 jiā 【釋義】傷口或瘡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凝結而成的塊狀物,傷口或瘡口痊愈后自行脫落:腿上的傷口結痂了。===關于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 痂 痂皮;瘡殼 痂,疥也。從疒,加聲。――《說文》痂,創也。――《廣雅》。按,今謂瘡所脫之鱗為痂。劉邕嗜食痂。
4、痂jiā傷口或瘡口血液、淋巴液等凝結成的東西,傷口或瘡口痊愈后,自行脫落:結痂筆畫數:10;部首:疒;筆順編號:4134153251筆畫順序:捺橫撇捺橫折撇豎折橫詳解痂jiā【名】痂皮;瘡殼〖crustoverasore;scabies〗痂,疥也。從疒,加聲。《說文》痂,創也。《廣雅》。
5、痂讀 jiā ,意思是由活組織脫落形成死組織塊 簡體部首: 疒 ,部外筆畫: 5 ,總筆畫: 10 釋義 ◎ 傷口或瘡口血液、淋巴液等凝結成的東西,傷口或瘡口痊愈后,自行脫落:結~。出處 (1) 痂皮;瘡殼 [crust over a sore;scabies]痂,疥也。從疒,加聲。——《說文》痂,創也。——《廣雅》。
6、痂的拼音 痂的解釋 痂是什么意思 痂字的拼音是jiā ; 痂字的解釋:(名)傷口或瘡口表面血液淋巴液等凝結成的東西:瘡~。
什么是結痂
1、結痂的網絡解釋是:結痂(漢語詞語)結痂,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jiéjiā,是指由活組織脫落形成死組織塊。就是流血之后,過一些時間皮膚上出現的一層凝結的深紅色固體,最后會自動脫落。 結痂的網絡解釋是:結痂(漢語詞語)結痂,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jiéjiā,是指由活組織脫落形成死組織塊。
2、紋身結痂是一種常見現象,指的是紋身完成后,皮膚會在圖案區域形成一層痂皮覆蓋。結痂是紋身愈合的過程,在這個期間需要特別注意保護,以免因外力導致痂皮開裂影響紋身的美觀。紋身結痂通常需要7-14天,期間應避免過度摩擦或過熱的水洗澡。同時要保持區域的干燥和清潔,可以涂抹無香料的潤膚霜促進愈合。
3、結痂就是受到外傷后或者流血之后,過一些時間皮膚上會出現一層凝結的深紅色固體然后再過些時日,就會自動脫落,傷口痊愈。
4、手術是治療痔瘡的一種有效方法,手術后的愈合過程需要結痂。結痂是指手術切口處的傷口表面覆蓋一層干硬、乾涸的皮膚組織。結痂的形成是為了傷口愈合,保護傷口不受二次感染和疼痛,同時也是傷口愈合的必要過程。手術后結痂的過程也需要患者注意保健。
5、痂通常在傷口處出現,它的主要成分其實是傷口內破損血管內流出的血液,以及傷口處滲出液中的物質凝結成塊,附著于傷口表面稱之為痂。如果傷口較干燥且無炎癥,很快就會結痂,起著保護傷口的作用。痂通常在1-2周會自然脫落。
6、結痂是指在人或動物的傷口表面形成硬化的保護性覆蓋物,并且由此逐漸形成痂皮。結痂的形成有利于促進傷口底部的愈合,避免感染和細菌的侵入,保護新生的組織,使傷口得以維持良好的狀態、逐漸恢復。
痂皮是由什么組成的?
1、痂皮的詞語解釋是:傷口或瘡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凝結而成的塊狀物_傷口或瘡口痊愈后自行脫落。 拼音是:jiā pí。 注音是:ㄐ一ㄚㄆ一_。 結構是:痂(半包圍結構)皮(半包圍結構)。
2、痂殼也叫痂皮;瘡殼 是傷口或瘡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凝結而成的塊狀物,傷口或瘡口痊愈后自行脫落:腿上的傷口結痂了。
3、痂皮是由血小板和纖維蛋白組成的。痂皮,讀音 jiā pí,漢語詞語,指傷口或瘡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凝結而成的塊狀物,傷口或瘡口痊愈后自行脫落。出處:魯迅 《書信集·致蕭軍》:“孩子的燙傷已好,可以走了,不過痂皮還沒有脫,所以不許他多走。
4、痂皮的解釋傷口或瘡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凝結而成的塊狀物,傷口或瘡口痊愈后自行脫落。 魯迅 《書信集·致蕭軍》 :“孩子的燙傷已好,可以走了,不過痂皮還沒有脫,所以不許他多走。
5、血小板。痂就是皮膚粘膜出血之后,在人體內的凝血因子作用下,經歷幾分鐘后,在皮膚粘膜表面自己生成的血液凝固塊,幫助止血和皮膚粘膜的恢復,主要成分也就是血小板。痂皮指傷口或瘡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凝結而成的塊狀物,傷口或瘡口痊愈后自行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