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化養殖場與規模化畜禽養殖場,規模化的具體標準
我國 *** 積極倡導農村集體、農民及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參與構建規模化、標準化的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以此促進畜牧業的現代化進程,此類養殖設施的建設需納入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結合各地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布局,確保其與農業生產相協調。
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主要指標包括:生豬年出欄量需達到或超過500頭;奶牛存欄量需達到或超過100頭;肉牛年出欄量需達到或超過200頭;蛋雞存欄量需達到或超過20,000羽;肉雞年出欄量需達到或超過50,000羽。
具備一定規模的標準是:生豬年出欄量需達到或超過500頭;奶牛存欄量需達到或超過100頭;肉牛年出欄量需達到或超過200頭;蛋雞存欄量需達到或超過20,000羽;肉雞年出欄量需達到或超過50,000羽,規模化養殖場標準旨在鼓勵農村集體、農民及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建立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推進規模化、標準化養殖。
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需經過當地農業、工商等行政部門批準,具備法人資格,包括養豬、奶牛、蛋雞、肉雞養殖場,其規模需達到一定標準,具體規定如下:豬年出欄量需達到或超過500頭;奶牛存欄量需達到或超過100頭;肉牛年出欄量需達到或超過200頭;蛋雞存欄量需達到或超過20,000羽;肉雞年出欄量需達到或超過50,000羽,一般而言,達到上述標準即為規模化養殖場。
畜禽規模化養殖的具體標準如下:生豬,存欄量需達到300頭或年出欄量達到500頭;奶牛,存欄量需達到100頭;肉牛,存欄量需達到100頭或年出欄量達到50頭;羊,存欄量需達到100只或年出欄量達到100只;蛋雞,存欄量需達到2000只;肉雞,存欄量需達到5000只或年出欄量達到1萬只。
農業部畜禽良種標準化建設方案詳解
示范場是以規模化養殖為基礎,以標準化生產為核心理念,在場址布局、畜禽舍建設、生產設施配置、良種選擇、投入品使用、衛生防疫、糞污處理等方面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具備示范引領作用,經省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并由農業部正式公布的養殖場。
實施防疫制度化,確保防疫設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科學執行畜禽疫病綜合防控措施,對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實現糞污無害化處理,確保畜禽糞污處理方法得當,設施齊全且運行正常,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或達到相關排放標準。
畜禽標準化生產是指在場址布局、欄舍建設、生產設施配置、良種選擇、投入品使用、衛生防疫、糞污處理等方面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并按程序組織生產的過程。
具體措施包括:加強種畜禽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現代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各級 *** 應加大對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的投入,利用國家在未來幾年對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實行的傾斜政策,強化種畜禽生產的基礎設施建設。
具體政策包括:繁母豬飼養補貼政策、繁母豬保險政策、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扶持政策、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政策、生豬良種補貼政策、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政策、沼氣建設補貼政策、奶牛良種補貼政策、重大動物疫病免費強制免疫政策等。
還需建立科學、健全的飼養管理制度,采用先進的飼養工藝,根據營養標準配制日糧,滿足不同畜禽品種和生理階段的營養需求,要確保有完整系統的原始記錄和統計分析資料。
規模化養殖的標準與相關規定
1. 規模化養殖標準及規定: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是指經當地農業、工商等行政部門批準,具備法人資格的養豬、奶牛、蛋雞、肉雞養殖場,其規模需達到一定標準,具體規定如下:豬年出欄量需達到或超過500頭;奶牛存欄量需達到或超過100頭;肉牛年出欄量需達到或超過200頭;蛋雞存欄量需達到或超過20,000羽;肉雞年出欄量需達到或超過50,000羽。
2. 具備一定規模的標準:生豬年出欄量需達到或超過500頭;奶牛存欄量需達到或超過100頭;肉牛年出欄量需達到或超過200頭;蛋雞存欄量需達到或超過20,000羽;肉雞年出欄量需達到或超過50,000羽。
3. 陜西省畜禽養殖規模標準:養豬場中,豬年出欄量需達到500頭或以上即可視為規模化養殖,對于牛類養殖,奶牛存欄量需達到100頭以上,肉牛年出欄量需達到200頭或以上,至于雞類養殖,蛋雞存欄量需達到20,000羽以上,肉雞年出欄量需達到50,000羽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