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微瑕
【成語拼音】:bái bì wēi xiá
【成語釋義】:潔白的玉上有些微小的瑕疵,比喻事物雖然美好,但仍有小缺點,美中不足。
【成語結(jié)構(gòu)】:主謂式
【感情色彩】:中性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出處】:南朝·梁·蕭統(tǒng)《陶淵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閑情》一賦。”
白璧微瑕典故
“白璧微瑕”這個成語出自南朝梁代文學家蕭統(tǒng)的《陶淵明集序》,文中蕭統(tǒng)評價陶淵明時,用“白璧微瑕”來形容陶淵明的作品,意指陶淵明的作品如潔白的玉,雖然有些小瑕疵,但整體仍然非常美好。
白璧微瑕用法
成語“白璧微瑕”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雖然存在一些小缺點,但整體上仍然非常優(yōu)秀。“這件藝術(shù)品雖然有些小瑕疵,它的價值非常高,可謂是‘白璧微瑕’。”
白璧微瑕的近義詞
美中不足、瑕不掩瑜、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差強人意、大醇小疵等。
白璧微瑕的反義詞
完美無缺、白玉無瑕、無懈可擊等。
白璧微瑕例句
他的畫作雖然有些許瑕疵,但整體上仍堪稱“白璧微瑕”,令人贊嘆不已。
白璧微瑕成語資料
“白璧微瑕”這一成語,通過比喻手法,生動地描繪了事物美好與不足并存的狀態(tài),提醒人們在評價事物時要全面看待,既要看到優(yōu)點,也要看到不足。